查看: 612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院校介绍 ! 华南理工大学

[复制链接]

61

主题

78

帖子

354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54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3-1-24 20:02:41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正序浏览 |阅读模式
" style="visibility: hidden;">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今天为大家介绍华南理工大学。下面就随悦依小编走进华南理工吧↓↓↓


华南理工大学(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)地处广州,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,校园分为五山校区、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,是首届“全国文明校园”获得单位。学校办学源远流长,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;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,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;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;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;1993年在全国高校首开部省共建之先河;1995年进入“211工程”行列;2001年进入“985工程”行列;2017年入选“双一流”建设A类高校名单,2020年在“世界大学学术排名”中排名第151-200位。

2020年院校专业组
提档线及市排名





学校概况

教育行政主管部门

教育部

历史沿革

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乃至清末时期。作为组建基础的中山大学工学院源于1931年成立的中山大学理工学院,1934年8月建立,9月随中山大学整体迁入广州石牌现华南理工大学校址办学;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由1930年成立的广东国民大学工学院和1940年成立的广州大学理工学院合并而成。1951年,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筹建华南工学院。1952年,华南工学院(现华南理工大学)正式组建,由当时的中山大学工学院、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、岭南大学工程方面的系科、广东工业专科学校4院校为基础,会同湖南大学、广西大学、南昌大学、武汉交通学院(后并入武汉大学)、武昌中华大学(现武汉大学)、武汉大学等六个院校中与工科相关的专业组建而成,汇集了当时中南地区所有最为优秀的工科院系,奠定了华南理工大学深厚的工学学基础。1958年,华南工学院分割成华南工学院和华南化工学院。1960年10月,华南工学院被中共中央确定为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。1962年,华南工学院和华南化工学院合并为华南工学院。1978年2月,学校(当时为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)均位列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(俗称的88所全国重点大学);同年,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工学院。1981年11月26日,经国务院批准,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。

1988年,华南工学院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。1993年,实施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,在全国高校开部省共建之先河。1995年,通过“211工程”部门预审,首批进入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。1999年底,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,成为全国第一批“本科教学优秀学校”。同年,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;经科技部、教育部批准,成立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;2001年,实行新一轮部省重点共建,学校进入首批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(“985工程”)行列;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。2005年,教育部、广东省政府决定在“985工程”二期建设中共建华南理工大学。2007年,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;经教育部批准,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17所首批试点高校之一。2010年,教育部、广东省决定继续重点共建华南理工大学,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进程。2017年6月,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广东唯一高校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。9月,华南理工大学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(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)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(A类)。11月,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。同年,入选国家“双创”示范基地。2018年3月,入选教育部首批“新工科”研究与实践项目。7月,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、教育部联合发文,确定“十三五”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,华南理工大学位列其中;入选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。11月,入选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的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”;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。2019年2月,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。10月,被国家知识产权局、 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。
师资力量

目前在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(含双聘院士9人),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(含双聘院士7人),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,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。建校以来,学校为国家培养了高等教育各类学生51万多人,一大批毕业校友成为中国科技骨干、著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。学校被誉为工程师和企业家的摇篮,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位居全国高校和广东省高校前列。2017年,入选国家“双创”示范基地。


科研项目、重点实验室

学校以雄厚的原始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一流大学建设,建有2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、185个部省级科研平台,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、广东高校首位。2009年以来,累计获中国专利奖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一;2015年,专利技术转让指标居全国高校榜首。
国家级重点实验室(3个)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

学科建设

如今的华南理工大学已经发展为一所以工见长,理、工、医结合,管、经、文、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。轻工技术与工程、建筑学、食品科学与工程、化学工程与技术、环境科学与工程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机械工程、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10%;10个学科领域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%,其中,工程学、材料科学、化学、农业科学4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‰,入选数在全国高校中并列排名第6位,华南地区首位。
国家重点一级学科:材料科学与工程、轻工技术与工程


特色专业

国家级特色专业:
网络工程、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、机械工程及自动化、轻化工程、食品科学与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信息工程、建筑学、数学与应用数学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自动化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、城市规划、化学工程与工艺、生物工程、工商管理、核工程与核技术(核电站方向)、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。



联系方式


1.学校地址
五山校区: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  大学城校区: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  广州国际校区:广州市番禺区兴业大道东777号
2.联系电话
020-87110737
3.学校主页
www.scut.edu.cn

4.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
scut_zsb





著名校友

侯一钊、何妙玲、蒋伟楷、成思危、张志东、朱江洪、李东生、孙大文、何新明、方贵权、李连柱、黄小喜、黄家武、黄力、陈海佳、黄冠荣、陈第。


END


素材来源:华南理工大学官网


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欢迎关注,点亮 “在看 ,分享给更多考生家长吧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Comsenz Inc.  

GMT+8, 2025-7-4 23:19 , Processed in 1.749294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