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3432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最新消息!华南理工今年理科招生:10000名,文科招生:4000名

[复制链接]

62

主题

79

帖子

367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67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7-4-5 16:32:12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点击上方“高考直播”关注哦!温馨提示:


2016广东高考成绩6月26日公布,考生、家长可关注“高考直播微信号:gkxwzb回复“成绩查询”这个关键词可查看到高考成绩哦!

长按下列二维码快速关注哟!

华南理工大学今天举行“2016年本科招生新闻发布会”。不少的家长都特别关心今年华工的招生安排,别着急,考考这就为你奉上发布会的重要内容!  
华工2016年招生有新变化

2016年华工本科招生新增材料化学(30人)、土木工程(卓越全英班20人)和电子科学与技术(卓越班40人)。

其次,今年华工对专业进一步调整优化,其中广东省普通类理科增加了建筑学、城乡规划、自动化创,新班等广东省理科生青睐的专业计划数,文科增加了法学(卓越法律班)等广东省文科考生青睐的专业计划数。

对于考生关心的2+2联合班情况,华工招办负责任人表示,今年将继续在旅游管理(2+2联合班)、工商管理(2+2联合班)、传播学(2+2联合班)实施高考直接招生和新生入校后二次选拔、行政管理(2+2联合班)新生入校后二次选拔,合作高校包括普渡大学、罗格斯大学、密苏里大学、佛罗里达国际大学、爱达荷大学、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美国一流高校。

此外,华工全英班学生也有机会去国外游学、参加交换生项目或参加与国外大学联合举办的双学位项目。今年华工除了继续在金融学(全英班30人)、环境工程(全英班25人)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全英创新班本硕、本博连读30人)实施全英班招生并直接招收高考理科生外,还新增加了土木工程(卓越全英班20人)和材料类全英创新班(本硕、本博连读25人)进行高考招生。

理科10000名、文科4000名可冲报

今年华工依然承诺:平行志愿省份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且符合相关录取要求提档后不退档;专业志愿填报无分数级差;在广东省实施专业志愿理科“6+2”、文科“6+1”,即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五天内可上华工招生网站填2个理科非意向专业或1个文科非意向专业,获不调剂非意向专业的承诺。

华工招办负责任人透露,今年文理科前200名可入选校院士名师“菁英计划”;文理科前1200名可录入报考的第一志愿专业(含建筑学和各类教学改革班);文理科前2000名可录入报考前4个专业志愿之一。

理科前3500名高考填报的6个专业志愿隶属不同学院时,可录入其中之一;理科6000名考生高考填报的专业志愿得当时,录入2015年校广东理科录取分数排序前30%的专业机会很大;理科前9000名高考填报的专业志愿梯度合理分布时,有机会获得填报的6个专业之一;理科前10000名可冲报。

文科前2500名高考填报的6个专业志愿隶属不同学院时,可录入其中之一;文科前3000名高考填报的专业志愿梯度合理分布时,有机会获得填报的6个专业之一;文科前4000名可冲报。

学生入校有三次转专业机会

华工承诺,学生入校后若专业不理想,有三次转专业的机会。第一次为新生入学阶段,参加土木工程(卓越全英班)、软件工程(卓越班)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全英联合班)、材料类全英创新班和2+2联合班的选拔,预计190人可成功转入;第二次转专业在第三学期初,根据前两个学期的必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在专业年级前35%的非特殊类学生,有资格申请在全校所有专业范围内转专业,2015年成功转专业人数340多人;第三次在第四学期末理工科专业学生可参加工业工程专业的选拔,每年大概40人左右成功转入。但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转一次专业。

华工邱学青副校长介绍,卓越联盟之间己签订协议,9校之间可在优势专业提供交换生资格,因此学生入校后还有机会去到卓越联盟其他8校学习。

综评测试邀请高中生现场监督

对于考生关心的首次综评测试与自主招生测试的差异,华工招办主任周勤表示,综评测试的考察方式、评价侧重点会不一样;参与的考官,命题也不一样。7月4号综评测试,华工会邀请高中中学生现场观察和监督。

华工校园开放日将于6月25日在五山校区举行,对华工感兴趣的同学可前往咨询。

注:本文章转自网络,产权属于作者及出版商,非本微信观点,如有侵权请私信告知,我们立即删除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Comsenz Inc.  

GMT+8, 2025-7-6 04:27 , Processed in 2.067477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